集箱海运旺季进入高峰期,上海到北京货运全球四大集箱港口7月份箱量统计排名都出现微妙的变化。香港当月箱量增幅只有9.7%,是四大港中唯一录得单位数增幅的港口,深圳港同期理箱量急飙40.8%,增幅远超其他港口。近年力迫新加坡的上海港,亦出现单月箱量超前的类似情况。
根据港口发展局统计,本港港口7月箱量205.6万箱,按月只微升2.2%,较去年同期的8.4%增幅明显收窄,显示旺季高峰对单月处箱量的刺激作用并不显著。首7个月累计理箱量增幅亦因此回落至14.5%,只有1342.6万箱,暂属今年最低增幅。
与此同时,深圳港7月份箱量急上海到北京货运增40.8%,环比亦大升11.6%,达213万箱,单月箱量更超越香港。除了大铲湾以外,各大港口按月都因旺季刺激而录得显著增幅,令整体箱量增长速度远超香港,是导致两地港口排位转变的主要因素。深圳港经历极其火旺的7月后,首7个月理箱量升至1258.6万箱,按年增加31.2%,与香港相距84万箱,差距不断在收窄。
蛇口港、赤湾港和盐田港7月理箱量分别为52.1万、58.1万和97.1万,按月大增15.5%、6.8%和14.6%。尽管大铲湾7月理箱量按月暴跌12.5%,至5.5万箱,但该港今年首7个月已累增4.6倍,上海到北京货运至达到34.4万箱。赤湾港同期理箱量亦大升38.3%,至351.6万箱,可见当地各港在经历金融海啸后,今年正以极快速度恢复和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