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品专线 |
 |
|
联系我们 |
 |
电话: |
021-66083649 |
|
021-66083796 |
|
021-66083797 |
|
021-66083795 |
|
021-66083596 |
传真: |
021-66082638 |
手机: |
15601851830 |
|
13166003633 |
邮箱: |
linghanwuliu@126.com |
|
|
 |
 |
新闻中心 |
|
上海到北京货运 |
来源:上海到北京货运 发布时间:2010-10-13 点击数: |
|
浙江物产首先与台州8家船舶生产企业确定了合作关系,并针对船舶企业经营特点,上海到北京货运重点推出了银行保函、进出口代理和材料设备采购3项服务。从此,浙江物产在船舶行业大展拳脚,依托公司在银行保函服务上具有的整体实力,为船舶生产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 2007年5月10日,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出口的第一条大型船舶8000吨多功能船“航畅13号”顺利驶离台州码头,开始执行国际货运任务。这条船的出口标志着浙江物产的产业化发展走上新的征程。这样一来,浙江物产不仅帮助下游造船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还直接对这些企业提供钢材原料供应及成品运输销售等服务。从此,浙江物产串起了轮船从原料采购到出口交付的各个环节,成为供应链上的最大赢家。 仅2007年,浙江物产即实现在手保函合同金额6亿美元,相应产生的销售船用钢材即达18万吨。 业内对此评价称:作为流通企业,浙江物产经营策略最关键的一点,即不是从船舶生产企业那里挤挖利润,而是“从船舶融资服务入手,把自身的进出口、原料采购、金融、物流运输等专业化及综合性服务优势整合起来,为船舶生产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从而实现了双赢、共赢。” 浙江物产的探索和成功还激发了浙江省内船舶金融产业的创新思路。去年5月份,浙江省首个支持船舶业的保函银团在杭州成功组建,由6家金融机构参加。这意味着浙江省在支持船舶行业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银行体制性障碍仍存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产融结合的模式还有待大力开发。 浙江物产一位人士也承认,目前国内金融领域的垄断色彩仍然较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个人并不看好现有的金融体系能在流通企业的金融配套上有多大作为。根据他的调研,许多国有银行的业务仍然显得僵硬、落后,无法满足流通企业个性化的资金需求。 他同时预言,如果国内的金融体制不进一步改革,鼓励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流通企业的配套金融服务很难在根本上得到满足。 华侨大学物流研究室潘文军表示,流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资金的流动和商品的流动日益频繁,对金融服务创新的要求日益提高。目前,中资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模式仍然远远滞后于企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银行还是大有可为的,他们需要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更新的服务。”潘文军说。
|
|
 |